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院在寒假期间组织大学生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形式,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聆听历史与民俗
实践队员走访了浮莲塘村村民委员会,了解村庄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他们深入村民家中,与老一辈村民亲切交流,聆听他们讲述关于浮莲塘村的历史传说与民俗故事。“浮莲塘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其名称源于村内一片美丽的荷花池塘,荷叶下鱼儿嬉戏,蜻蜓立于荷花之上,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老人们用生动的语言,将浮莲塘村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让学子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实践队员还参与了当地的民俗活动,如观赏侗族歌舞表演、品尝传统美食等,深刻感受到了浮莲塘村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乡土气息。
体验传统手工艺
实践队员亲身体验了浮莲塘村的传统手工艺,如制作侗族服饰、竹编小玩意等。在手工艺人的指导下,他们亲手操作工具,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通过亲身体验,他们深刻认识到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匠心精神的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传承与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的热情。
数字化传播地方特色文化
为更好地传播浮莲塘村的地方特色文化,实践队员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制作了宣传视频与图文资料。他们通过镜头记录下村庄的自然风光、民俗活动与传统手工艺,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记忆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给更多人。同时,他们还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与感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点赞。这些数字化传播方式不仅提高了浮莲塘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当地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地方特色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他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事业,为传承与弘扬地方特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